12月20日,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。全国政协常委、副秘书长,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孙东生,中国文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诸迪,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,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乔云飞等出席大会。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颖冰主持开幕式。
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(全球南方)研究院院长、汉学与中国学学院院长、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受邀出席开幕,并以《全球南方的数智未来》为题发表主旨演讲。共约300多位来自政府、学术、相关行业的代表参加会议。
徐宝锋教授点明当前世界格局急剧演化与重塑,“全球南方”国家实现群体性的崛起。他指出,全球南方蕴含着巨大潜力与蓬勃的市场活力。诸多新兴经济体分布于此,人口红利正待释放,消费市场逐步扩容。这些地区在资源禀赋、文化多元性上独具优势,年轻一代对新技术、新观念的接纳速度超乎想象,已然成为推动全球经济、科技发展的新生力量源泉。
徐宝锋教授强调“全球南方”迫切需要构建彼此融通的数字化知识系统、工业系统以及文明系统。一方面,数字化知识系统是打破信息壁垒、消弭知识鸿沟的关键。通过搭建共享知识平台,让不同国家、地区的智慧结晶得以汇聚、交流,进而激发创新灵感,促使本土知识产业生根发芽,为科学技术进步、人文社科发展提供深厚理论土壤,以重塑科技共同体赋能“全球南方”创新发展。工业系统的融通,则意味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,整合区域内资源,优化生产流程,从原材料供应到高端制造,形成互补互促的有机整体,重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赋能“全球南方”协调发展。而文明系统作为基石,承载着当地独特的历史、宗教、民俗底蕴,在数字化浪潮下,借助科技手段传承、创新,以文化认同感凝聚区域向心力,为经济科技合作筑牢人文根基,实现多元文明共生共荣。
世界汉学中心已经在“全球南方”多个重要语言文化区域布局国别汉学中心和理事会、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世界汉学家理事会专业委员会建设。今年11月,北京语言大学正式挂牌全球南方研究院,未来将全面整合前期世界汉学中心、一带一路研究院的人脉资源、学术积淀,对“全球南方”区域的文化、语言、经济、科技、政治、外交、法律及教育等领域进行广角度、全方位、深层次的剖析与研判。
徐宝锋教授继而展望了“全球南方”数智远景,提出“全球南方”应当迈向以“人”为主体的智慧未来。在当下科技飞速发展,硅基生命概念冲击传统认知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界限渐趋模糊的时代节点,人类的主体地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“全球南方”须坚守人文精神,时刻保持人的觉醒。这意味着在发展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时,要将人的需求、价值观置于首位,确保技术服务于人类福祉提升,而非本末倒置。展望星际文明时代,“全球南方”凭借独特的文化韧性与新兴科技力量融合,有望引领世界文明发展新生态,塑造包容、可持续、尊重人性的未来蓝图,为全人类迈向浩瀚宇宙探索之路铺就坚实基石。
徐宝锋教授的演讲为参会者勾勒出全球南方数智化进程的壮阔前景,也为“全球南方”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深度协作,提供了具有学术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思路,激励各方携手奋进,共创人类文明新辉煌。
2025-01-01
2024-12-31
2024-12-30
2024-12-27